中国壁挂炉网记者从某站发现近两个月来,继车用、非居民用天然气涨价后,各地居民生活用天然气市场“涨声一片”――山西每方涨0.4元;陕西每方涨0.25元;浙江每方涨0.33元;重庆每方涨0.32元……(8月27日中国广播网)
我国的天然气价改革其实早已酝酿已久。今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由此,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天然气价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的确,由于我国国内天然气资源匮乏的实际国情,加之国产天然气价格大幅度低于其他可替代能源价格,特别是目前天然气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天然气的提价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在此轮天然气“提价潮”中,务必考虑到民众的承受能力,千万不可忽视背后的民生难题。
单纯从市场的“理”来说,天然气属于商品,石油巨头们是经营性企业,大部分天然气从国外购进,价格成本较高,为了减少油、气价差,天然气当然得涨。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民用天然气是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商品。
过去,老百姓做饭烧火用炉子,天然气贵了,百姓可以不用,但是现在不用了,老百姓可以少吃肉、少买衣服,但是离了天然气绝对不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天然气已经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关系到许多大中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和民生感受。
所以在制定天然气价格等政策方面,必须考虑民众承受力,不能用纯市场的眼光看待天然气定价问题,而要从民生的角度制定合理的天然气定价方案和政策,确保困难群体能用得起天然气。
笔者以为,首先应该制定“高工业用气价、低民用用气价”的方案。其实,要谈起实现“促进资源节约”的目的,工业企业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一方面,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节约天然气资源的空间更大,另一方面,客观上有利于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能耗、高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次,在民用天然气定价方面,应该借鉴电力市场“阶梯式累进电价”的定价方法,实现天然气价“阶梯”式累进计价。可以先通过听证会和广泛抽样,并充分考虑困难群体的用气量,然后确定一个用气量基数,在这个基数范围内,天然气价格不变,超过这个范围,天然气价格方可渐进提高价格。如此行,既实现了既保障了民生,又实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
一方面是城市燃气运营商在夹缝中生存,一方面是群众的民生难题。这就需要我们各级政府负起应有的责任,在市场的“理”和民生的“情”之间做好平衡的工作,以协调这一矛盾和冲突。从长远来看,以后应该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天然气勘探、开发和批发零售环节,在天然气行业实现充分竞争,以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让群众用上“低价气”,从根本上缓解民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