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壁挂炉网!
当前位置:中国壁挂炉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观察 - 正文
失算煤改气:一场处处失利的环保战役
     2017-12-28 10:31     来源:来自互联网,中国壁挂炉网编辑发布     浏览量:3158

   层层加码的行政指令和巨额财政补贴强力推动下,华北地区煤改气煤改电大干快上,超出计划目标三成以上,入冬后很多地方却陷入无气可用、无暖可供的窘境,改善空气质量的初衷演变成了一场怨声载道的乱局。

 
   每年11月15日前后是中国华北地区开始供暖的日子,但今年,很多城市和农村居民至今还在零度以下的寒冬中等待着暖气的到来。这是因为一个席卷华北的大工程——“煤改气(电)”,出现了未按时完工和无气源供应的窘境。
 
   在华北农村,冬天取暖烧的散煤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为在2017年这个“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和考核之年,完成北京市年均PM2.5浓度降至60微克/立方米等目标,进入2017年以来,举国上下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大气治理运动。其中,2017年2月17日,国家环保部、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省(市)政府联合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将“2+26”城市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全面加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散煤治理,北京、天津、廊坊、保定等被划定为“禁煤区”,要求10月底前“禁煤区”完成小燃煤锅炉“清零”工作,全部“2+26”城市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其中,北京市30万户、天津市29万户、河北省180万户、山西省39万户、山东省35万户、河南省42万户。
 
   “2+26”城市指的是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山西省的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的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的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
 
   然而,谁都没想到,改善空气质量的初衷演变成了一场怨声载道的乱局。由于工期太紧,上述许多地方未能按时完成煤改气(电)施工,一些已经完工的地区又由于气源紧张、供应不足,而导致部分居民已到冬季供暖期而无法获得供暖。
 
   这个冬天,因煤改气(电)而发生的新闻很多。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被燃气公司限气后,院方不得不起草一份向保定市政府求助的文件,称“燃气公司限定的燃气量明显不能满足医院的用气要求,一旦限气手术无法正常进行、患者生命难以保障、病患衣物无法消毒,将会产生交叉感染及传染病爆发”;在河北曲阳县,多个乡镇的乡村学校未按时供暖,学生在寒冬的操场跑步取暖,或在有阳光的室外上课,因为“太阳底下比室内暖和”;在更多的华北农村,由于燃煤炉已被拆除并禁止再烧煤取暖,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们在寒夜中瑟瑟发抖。
 
挑战之下,政策弹性到来。
 
   12月4日,环保部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下发“特急”函件《关于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要求凡属没有完工的项目及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已经完工的项目及地方,必须确保气源、电源稳定供应及价格稳定。在存在问题和矛盾的情况下,工业等领域用气用电必须为民用让路,“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
 
   搅动人心的煤改气(电)暂告一段落,但很多问题待解。它究竟缘何被发动?为何未能如期完工?气荒是否因它而起?清洁能源替代依靠行政手段和财政补贴强力推进,为何付出如此惨重的社会代价?
 
一个村庄夭折的煤改气
 
   12月2日,河北涿州D村村民老章(化名)连夜把30多台燃气壁挂炉用车拉回了村子。第二天一早,村里广播站通知村民们到村委会领取。
 
   D村位于北京西南,距离天安门广场直线距离不到60公里,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划定的禁煤区之一。按部署,涿州到2017年10月底前要完成除电煤、集中供热和原料用煤之外的燃煤“清零”。
 
   煤改气或煤改电,是禁烧散煤后的两个选择。由于输电线路降压、布线更加麻烦,煤改气是目前华北农村地区的主流选择。2017年的冬天,几乎整个河北都在大规模地进行煤改气工程。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河北全省原计划居民煤改气的户数为180万户,但现在实际已经完成施工和正在安排施工的,预计将超过250万户,且相当大一部分是城中村和农村地区的煤改气改造,工程量远超预期。石家庄一家燃气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能从事煤改气施工的工程队最需要的是管工和焊工,这两个工种在市场上目前已经抢手到招不到人了。
 
   在煤改气的农村,燃煤锅炉要被替换成老章拉回村里的那种燃气壁挂炉壁挂炉的采购有政府提供的购置补贴,且由地方政府列出备选品牌清单进行统一采购。
 
   记者获得的一份涿州市农村气代煤壁挂炉采购列表显示,共有28家入围品牌中标供用户选择,每个品牌有4种不同功率的型号。但D村大多数村民只选择了其中3个-4个品牌,各家的中标报价相差无几。老章说,村里有80%的壁挂炉都是万家乐牌,但这次他运回来的30多台是赛维达牌的,“货源紧张,这还是镇上帮协调到的货”。
 
   这批赛维达壁挂炉,涿州市采购列表中的定价为3700元/台,32千瓦功率的壁挂炉可供热140平方米-180平方米面积,用户需支付1000元差价;36千瓦功率的定价为4380元/台,用户需支付1680元差价。
 
   据记者了解,各省市煤改气的补贴也不尽相同。以保定地区为例,农村到户管道设施,居民无需掏钱,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照每户4000元的标准补贴,燃气公司组织施工。壁挂炉统一执行每户2700元补贴,居民购买时只需支付扣除补贴后的差价。气价方面,保定执行1200立方米以内用量每立方米补贴1元,补贴前三年。
 
   12月3日早上7点,老章早早到了村委会,给村民们登记派发燃气壁挂炉。村委会办事大厅的桌上铺有两张表,分别登记领取壁挂炉的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以及壁挂炉的功率和需要支付的差价。前来领炉子的村民需要出示身份证和户口本,“必须要登记身份证号,政府要知道补贴的钱都补去哪里了。”老章对不愿费事填表的村民说。
 
   老章告诉记者,他从11月初开始受村里“两委领导班子”委托,除了运炉子回村,还要在炉子接入户管道后进行验气工作,“给用户签一个条子后,就能使用了”。
 
   老章跟记者抱怨,村里没有人管煤改气,“管子通这儿了,村民想看一个通气的实际效果,但没人负责这事。”
 
   一个月前,到村里施工的工程队由于和村民对局部施工方案产生分歧,双方还发生了肢体冲突。“那之后,整个村里的改造工程都停了。”老章说,“有人阻拦不让安装主管道,前一户不让走,后面的几户怎么通?没通主管道的,今年就用不上气了。”
 
   停工事件的导火索主要是有村民不同意天然气架空管道的布线走向和安装位置,认为安装在室外的这些管线不安全——被牛撞断了怎么办?过年放烟花爆竹爆炸了怎么办?
 
   据老章介绍,村内地面的主管道与配气箱连接,共有8个配气箱,每个配气箱分管一片用户的天然气供应,低压管道从主管道分出入户。目前已有5个配气箱的供气范围完成了验收,一共验收合格160多户,还有4、7、8号箱片区的用户没有跟主管道上的配气箱连接,管道也没有到户,壁挂炉也多数没有安装。“这160多户的验收都是我一个人做的。主管道我不管,那必须是支部和村委负责。”老章说。
 
   D村共有300多户居民,除去验收合格的160多户,还有半数没有完成煤改气的管道安装,已完成基本安装的又有一部分没有真正实现通气。据老章介绍,这一部分的具体情况不一,有的验收完还没有买气;有的炉子和气管、水管没接通;有些燃煤炉子没拆,就不能装燃气炉。这部分是因为村民在没通气之前,不愿意拆燃煤炉,怕万一通不了气。
 
   “厂家或者工程队来安装就是那几天,我领着他们去装。有村民说还有一些去年剩下的煤,烧完了再说。但安装队过了这两天,就没时间再来了。”老章说。
 
   在D村的一家小卖部里,燃气壁挂炉已经安上墙差不多一个月,也通了气管子,就差一个软管接炉子了,地暖还有两个堵头没接。但老板娘找不到进行扫尾施工的人。涿州早晚的温度都只有零下六七度。好在她家的燃气壁挂炉安装在了里屋墙上,另接的水管和暖气管,所以煤炉不必要拆除而暂时保留,否则就要挨冻了。按老章的说法,他只管给装好的炉子验收检测,壁挂炉接管还得找各个品牌的“厂家人员”来装。
 
   村民们告诉记者,现在没人查烧煤炉的事情,也没强拆煤炉,而且村里还有好几户在自己花钱拆完煤炉之后,发现还不能通气,又花钱找人把煤炉重新装上了。“让烧不让烧的,总不能冻着吧。”
 
   记者在村里看到,没有完成施工的入户管道随处可见,村民们称之为“断头”管道。曾在村委会任职的一位老农民告诉记者,管道已经接到他家户外,但没往屋里接,“到现在也没说什么时候通气”,他家现在烧去年剩下的两三吨煤。
 
   D村村委会门外贴着一则告示,是由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7月25日印发,要求实施煤炭管控,全力推进“禁煤区”“禁燃区”建设,一律取消散煤销售网点,清理整顿煤炭生产、加工和销售单位。而在京港澳高速通往涿州的出口,也可以看到临时设立的散煤运输检查站。“亏得还有去年的煤,现在到处都买不到了。”上述老农民说。
 
煤改气由来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部副主任雷宇告诉记者,煤改气、煤改电的政策出台可以追溯到2016年7月,中国工程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大气十条”)中期评估报告之后。该评估报告认为,散煤对京津冀秋冬季的重污染贡献巨大。
 
   “我国农村采暖用煤2亿多吨,如果考虑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采暖用煤,煤炭消费量惊人。这些煤炭没有任何环保措施,数量大、质量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研究员称,抽查结果显示,北京及周边地区煤炭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比例占20%以上,1吨散煤直接燃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电厂用煤的5倍-10倍。
 
   柴发合称,从煤炭消费的时空分布看,各地区采暖季的煤炭消费总量远远超过非采暖季节。以北京为例,2015年全市煤炭消费量约1200万吨,75%集中于采暖期,尤其是采暖期的农村、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消耗了约350万吨煤炭,北京采暖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是非采暖季节的5倍左右。加上采暖期逆温层频发、静稳天数集中、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转差,导致冬季采暖期的雾霾天气频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也曾在2016年的一次报告会中指出,对京津冀地区四季污染来源的分析显示,春夏秋三季京津冀地区工业来源的PM2.5贡献最大,只在冬季时,民用来源的贡献最大,其中主要区别就是冬季的散煤采暖。
 
   柴发合表示,发达国家在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推进散煤的清洁化改造,主要是通过集中供热替代、煤改气、煤改电以及使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散煤。比如,伦敦自1956年《清洁空气法》颁布实施(1968年修订),要求居民、商业和工业部门燃用的煤炭改为天然气和电力,经过13年才使50%的大伦敦区建成了无煤区,颗粒物浓度由1956年的280微克/立方米降到1969年的5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由320微克/立方米降到125微克/立方米。
 
   因此,“大气十条”中期评估报告建议,针对北京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地区以及南四区(丰台、房山、通州、大兴),采用煤改电和冬季特别电价等措施,解决冬季居民采暖问题。同时增加对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应额度,采用煤改气、煤改电等方式对北京周边传输通道地区的散煤进行替代。
 
   “中期评估帮助政府下定了决心。政府给煤改气、煤改电在行政资源,比如财政补贴、自上而下安排任务等方面有了保障,不再仅仅是鼓励你,让你慢慢弄。”雷宇表示。
 
   2017年2月17日,环保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及六省市地方政府下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要求,将“2+26”城市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全面加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散煤治理:北京、天津、廊坊、保定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保定、济南、郑州行政区域内基本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以及茶炉大灶、经营性小煤炉,燃煤窑炉加快电炉、气炉改造进度;传输通道其他城市于10月底前,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每个城市完成5万-10万户以气代煤或以电代煤工程。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2017年2月28日下午召开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说,能源局会同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环保部等正启动编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9个调研组已完成北方各地调研。国家能源局同时将为京津冀地区开拓煤改气气源,督促三大油气企业加大采暖季上游供气力度,保障气源。
 
   2017年8月21日,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住建部、交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能源局以及六省市地方政府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要求2017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并下达了各地煤改气(电)计划目标:北京市30万户、天津市29万户、河北省180万户、山西省39万户、山东省35万户、河南省42万户。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向记者表示,各地大力推行煤改电、煤改气,一方面是因2016年底到2017年初的几轮重污染过程,北京和周边城市启动红色预警,给中央、地方政府和全社会造成较大影响,各方都有迫切改变的愿望;另一方面,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的“大气十条”,要求到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下称“京60”)。经过四年努力,2016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总计压降18%,达到73微克/立方米,但从73微克/立方米到“京60”目标,还有近18%的距离,时间只剩下2017年一年。
 
   “如果还是按照我们往年的削减幅度,‘京60’是不可能实现的。”彭应登说。
 
大会战
 
   根据《行动方案》,2017年10月底前,“2+26”城市要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11月底,《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2+26”城市完成电代煤、气代煤300多万户,替代散煤1000多万吨,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但雷宇告诉记者,上述目标已大大超出,“今年可能实际完成400万户,远远超出国家预期”。
 
   据记者了解,本轮煤改气(电)工程涉及的很多地方都超额、超前完成了《行动方案》的原定计划任务。比如河北省的原定目标是180万户,但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河北省今年实际已经完成和正在推进的量将超过250万户,城镇集中供暖改造也远超预期,原计划供暖锅炉煤改气4500蒸吨,实际改造数量超过1.1万蒸吨。
 
   河北省发改委10月23日下发的《十九大和迎峰度冬期间煤电油气运要素保供方案》(下称《保供方案》)称,当前各市推进“气代煤”热情高涨,各市上报的计划改造户数超出省下达任务量近100万户,严重超出气源的保供能力。官方数字显示,截至10月底全河北共完成验收通气通电户数233.9万户,与原计划180万户相比超额完成近30%。
 
   雷宇认为,地方推进煤改气、煤改电超过国家制定的任务,有多种可能的原因。第一是层层加码,国家给省里派任务之后,省里给市里派任务加层码,市里给县里再加层码;第二是目前国家对煤改气、煤改电有支持,但未来的补贴支持政策尚不明确,有些地方希望趁着有补贴加紧推进;第三,有些地方可能认为干得多有政绩,干得少要挨批,因此争取超额完成任务。
 
   “你要改气,首先得知道这地方有多少户适合改气,因此每个乡镇制定计划时,应该去所有用户家查。”雷宇说,“农村很多地方其实没人住,还有真穷得什么都没有的,你让人改气也不现实,你得弄清楚哪些人确确实实没法改,但这些工作做得并不精细。”
 
   2017年5月,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以中央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据中信建投按该通知的标准测算,28个城市每年可获得中央财政奖补158亿元,三年总共474亿元。
 
   在行政指令和财政补贴这“一硬一软”的双重推动下,各地掀起了一场煤改气(电)大干快上的大会战。
 
   在山西临汾尧都区乔李镇北麻村,政府补贴2千多元,村民先付500元定金就能从村委会购买指定品牌的壁挂炉
 
   “2+26”城市中的某市住建局人士告诉记者,今年的煤改气(电)工程市里从前期就成立督导组,划片区具体负责,后期政府也成立了联合督导组推动此事。市住建局临时借调了人员,成立燃气管理办公室。“我们现在下到县里一去基本就是四五天,就住在县里。”他说,“因为工期太紧,我们在简单培训以后赶紧上岗,在实战中跟专业技术人员学,在学的过程中还得推动这个事情。”
 
   他介绍说,该市煤改气的整体投资100亿元左右,2017年初启动,全市域的管网施工量将近2万公里,需要完成征地拆迁、施工队伍的整合、工程的开挖等一系列工作。“这么大的工作量,工期非常紧。必须在七八月份的雨季之前尽力完成村外的管网施工。而且从材料的生产、采购、储备到组织运输,各个环节都不能脱节,哪个环节脱节,都会造成工期延误。”
 
   在人才市场上,由于28个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同时进行煤改气(电)大会战,也导致出现了专业人才的紧缺。
 
   保定市定兴县小朱庄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煤改气壁挂炉安装完成后,燃气公司的施工队人手不足,从11月开始,村里发动村民参加燃气公司的通气、置换点火培训。“我们先跟燃气公司学,学会了再带动村里,还要盯着汇报监督。”
 
   “政府是把事情想简单了。”河北省一家燃气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石家庄某区有5万户居民煤改气(电),4月份施工队进场,政府要求6月底完工,“实际是结束不了,一开始要求太理想化了,实际困难很多,不能见哪就挖开。”后来,政府“尊重事实”,将工期延后到9月底。但这算是幸运的,据他所知,有的工程下手晚,到9月才开始启动。“就找不到人了。”他说,“要抢工程队,最短缺的是管道工和焊工。”
 
   雷宇也表示,有些地方到现在天然气管道还没有接通,是因为工作启动太晚,“天然气涉及安全,不是说随便拉两个人就能干的。”
 
气荒何来?
 
   华北地区如此大规模的煤改气工程,毫无悬念地导致了天然气气源紧张和价格暴涨。
 
   11月底,河北省发改委发布紧急通知,自11月28日起进入全省天然气供应II级预警状态,即橙色预警,要求各地按照保供顺序对工业、商业用户限气停气。橙色预警状态下,表明全省天然气供需缺口达10%-20%。当缺口降至10%以下时,才会解除预警。
 
   近三月来,华北地区液化天然气(LNG)到岸价格普涨3000元-4000元/吨,价格翻番。一位熟悉石家庄天然气市场的人士告诉记者:“今年LNG的价格上涨和气荒是最严重的一次。气荒在预料之中,但是超出预期。”他表示,今年天然气用量增大,主要是农村煤改气之后增加的量。
 
   河北省先于华北各省发出缺气“橙警”,与该省农村地区煤改气规模最大有关。按照《行动方案》,河北一省的煤改气(电)户数(180万)就占到“2+26”城市总目标300万户的一大半,且河北早已大大超额完成目标。按照中石油的供应口径统计,今年计划分配给河北省的天然气增量占华北八省市增量的一半以上。
 
   据上述河北省发改委《保供方案》,按照河北新增“气代煤”用户220万户测算,预计迎峰度冬期间全省天然气需求约6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约30亿立方米。
 
   河北省对今年用气量将大增也早有预期,在年初特意比往年提早三个月向上游气源企业“要气”。4月时,河北省就已开始与“三桶油”(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协调天然气供应,并于6月签订了计划合同量。
 
   记者获悉,随着煤改气户数超过年初计划,河北省又向中石油多次争取资源量,根据河北省2016年冬季30亿立方米的用气量,多次沟通煤改气计划和实际施工进展后定下约为50亿立方米。
 
   10月31日,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高建民表示,河北省已经与“三桶油”等供应商对接,多渠道拓展气源,彼时已基本落实采暖季气源65亿立方米,基本能够保障按省下达任务量确定的煤改气居民用气。
 
   但计划还是没赶上变化。保定定兴县一位政府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政府对农村每户用气量预估为8立方米-10立方米/天。按此粗略计算,保定、廊坊禁煤区内农村105万户若都完成煤改气,日新增气量将达到1000万立方米;按照采暖季四个月计算,新增用量就达到12亿立方米。
 
   河北省发出“橙警”之后,石家庄也已启动应急预案或限气措施,包括停止所有工业企业生产用气和所有社会车辆加气服务,公共建筑限量供气,采暖温度不超过14摄氏度。
 
   记者从石家庄新奥燃气公司获悉,进入采暖季刚刚一周,11月21日该公司就出现用气缺口,管道压力下降。几天后,河北省便发出了“橙色预警”。
 
   石家庄市主城区和辖下市县有若干家燃气公司,主城区和鹿泉、正定新区由石家庄新奥燃气公司供应,在其运营范围内,今年要求35蒸吨以下的集中供暖锅炉全部替代燃煤,还新增了7万户村村通煤改气,比去年同期每天增加了150万-180万立方米,日用气量接近500万立方米,其中2017年新增的煤改气用户的用量约70万-80万立方米/天。
 
   一位河北某市政府官员对记者说,目前该市基本完成煤改气任务,但是气源保障是个大问题。该市市长自己带队到处去“找气”,“能源局、燃气公司一家一家找,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虽然目前通过在市场上高价买气,能够给用户通上,但是未来天然气是否能够稳定供应,现在也没底。”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这位官员说,既然国家要下达煤改气任务,就首先得把气源的问题解决好,地方是没有能力保障气源的,现在却要让地方来保障民生。现在该市对县里的要求是,在没有稳定气源的地方,不能太强调把炉子和煤取缔。同时政府也储备了型煤,一旦气源供应不上,政府就要立即开仓卖煤。
 
艰难的保供
 
   按照《方案》,各地可以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自主选择煤改气或煤改电。但记者在采访中获知,煤改气成为了河北广大农村地区的主流选择。
 
   河北某城市政府人士告诉记者,今年该市的煤改气量是煤改电量的7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电网负载能力所限。“现在农村的电网连空调安多了都要跳闸,这么多的农村都煤改电,就要对农村电网进行一次彻底的革命,需要大的高压线、变压站和深入到每一户的电网改造,目前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他说,“国家电网测算过,要是今年我们全部都改成电,那要3年-5年后才能完成。”煤改电的另一大难题是生活习惯,在农村,没几家愿意用电炒菜。
 
   在2016年对“大气十条”中期评估报告进行解读时,柴发合也表示,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户均电网线路容量只有2千瓦-3千瓦,而用电代煤采暖需要达到9千瓦-10千瓦,涉及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房屋保暖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涉及电力价格改革、农村居民生活习惯和成本增加等因素。
 
   但是,煤改气也有三大后患:安全问题、气源问题以及将来的氮氧化物污染问题。上述河北某市政府人士称,一次大会间歇,部分28城市政府的人坐在一块议论煤改气,“大家担心,一是气源供应没保障,二是将来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反应产生出来的臭氧,可能比PM2.5更难治理。”
 
   另一个问题是成本。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14年对北京部分平房“煤改电”项目调研,平均每压减1吨燃煤,需要政府耗资9076元。煤改气的成本也同样昂贵,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陶光远对记者表示,据他推算,如果达到同样的热值,用天然气的成本一般是煤的3倍左右。
 
   替换散煤的成本,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承担。在保定和廊坊执行禁煤区的农村地区,河北省的政策为补贴“煤改电”设备购置安装85%的投资,补贴采暖期居民用电每千瓦时0.2元,另保证供应部分政府补贴的生活用天然气;对于煤改气的地区,各级政府则需要支付燃气管道建设、设备购置,以及每立方米1元的气价补贴等方面的投资。
 
   当煤改气成为主流并依靠财政输血补贴强力推动后,限气和保供就成了必须要做的选择题。
 
   对燃气公司来说,为了运行安全,天然气管道内必须要维持一定的气压,若用户端瞬时用量高于供应端给气量,管道内气压就会下降,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失压风险,产生安全问题。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采取局部、分时段限供措施,保证管内压力。
 
   “11月21日管网压力降到很低的水平,我们请示政府,对工业、商业采暖、居民集中供暖企业限制一部分用气,如果不限制,谁也用不成了。”石家庄新奥燃气公司副总经理刘晓滨对记者表示,城市集中供暖占石家庄新奥供气的比例超过60%,民用气量部分主要是对集中供暖采取错峰限气。
 
但工业用气也不能完全“一刀切”,需满足基础用量。刘晓滨介绍,有些必保的企业,比如钢厂的淬火炉,原来一天用5万-6万立方米的气,现在压低到一天几千立方米的“必保量”。还有液晶板企业的生产线也不能长期停,“否则就废掉了”。一些医药、乳业等民生相关企业,也必须保供。
 
   国家能源局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他们夏天时就知道今年天然气会有很大缺口,“但现在也没人解决这事,天然气运不进来,怎么解决?”而且他们内部有争议,全部改成天然气,能源大部分要进口,长远的能源安全又是一个问题。
 
   眼前的坏消息是,刚刚入冬,用气量还没达到峰值。“现在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届时要达到采暖温度,耗气量会更大。特别是农村的房子没有经过改造,往往缺乏保温层,不像城市楼房保温好一些。”刘晓滨表示。
 
   石家庄市的管道天然气指标主要由昆仑燃气和河北省天然气公司分配,由城市燃气公司向其报送需求计划,两家省级天然气公司再与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华北公司(下称中石油华北公司)协调气量。主力管道气源不足、管道压力较低时,也依靠LNG点供补气站进入气化装置,输进城市管道,但这部分的供应比例较小,一车LNG能供应3万立方米的量,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缺口这么大,LNG的量是完全补不过来的。尤其是LNG资源紧张的那几天,已经有价无货了,大家都在抢,几天才能来一车。”刘晓滨介绍,目前河北省内LNG价格基本维持在8000元-9000元/吨,临时补充的量需通过新奥的贸易公司临时补充,还要给新奥各地100多家企业供应,“都在要气,只能说谁更着急就先给”。
 
   上述河北城市住建局人士称,该市目前做了三手准备应对可能的气荒,一是积极协调中石油华北方公司保供;二是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能拍就拍”;三是要求县市区准备一定量的储备金采购LNG。
 
   再往上游走,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主要靠中石油系统的陕京一二三线、西气东输等长输管道供应,最终气源是中亚国家(通过中亚管道接驳西气东输)、新疆和陕北地区气田,以及天津、唐山从海运进口的LNG在接收站气化后通过外送管道接入陕京系统,或用槽车外运,但接收站也有负荷以及接船频率限制。河北省内有近75%的天然气消费量为中石油系统提供,中石油系统外,临近河北省的长输管道只有中石化的榆济线,但是送往河北的运量很少,省内油田自产气占比约10%。
 
   据中石油方面统计,2016-2017年冬季向京津冀地区供应了170亿立方米天然气,比2012年冬季的销售量增加了近70亿立方米。因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从今年春天后开始大范围推进,中石油最初在做计划时,为今年冬季供暖安排约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量约30亿立方米,其中优先考虑煤改气量最大的河北省,计划安排50亿立方米,增幅将近60%。
 
   但是,在11月之后,中石油发现河北省用量超过计划,压减了除北京外周边地区的部分气量。
 
   陕京四线已在11月底全线贯通,但到目前仍未通气。未来能接入京津冀地区的在建长输管道还包括中石油的中俄东线,计划2018年投产;以及鄂尔多斯-安平-沧州输气管道,计划2019年投产,主要保障雄安新区。气源分别为俄罗斯天然气和鄂尔多斯煤制气及西北地区天然气。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在国内自产气田产量限定、LNG接收站几乎满负荷接卸进口LNG的情况下,中亚进口管道气是增量的主要来源。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中亚管道气进口量平均约为9000万立方米/日。但据记者综合多方采访了解,11月后中亚管道气的进口量出现减量情况,截至记者发稿,中亚管道的日进口量掉到了9000万立方米以下。中石油北方公司计量调运处曾在11月21日发布一则通知,称“因上游康采恩每日减少进气2000万立方米,国内油田资源每日短缺600万立方米,LNG接收站已达每日9000万立方米的最大气化能力,储气库也已提前一周采气”,导致近期天然气总体供应资源将无增量,大管道管内存气下降。
 
   一位中石油天然气业务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近两年入冬后,中亚进口天然气都存在减量情况,原因是中亚管道沿线国家截流部分气量供应本国。
 
   华北气荒的影响已经蔓延到华中、华东地区。湖北省能源局预测,今年该省冬季日供气最大缺口约400万-500万立方米。其中,武汉市缺口约300万立方米/日。12月7日,武汉市天然气公司发布紧急通知:由于上游紧急减少武汉市天然气供应量,造成该公司高压管网压力已降至0.9兆帕,已危及武汉市城市管网运行安全。为确保民生基本用气需求,决定停止全市娱乐场所、工商业采暖、机关事业单位采暖及工业、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医院等除外)等近300家用户的天然气供应。广东省则已经增加海上LNG接收量,置换出来的部分西气东输送到广东的气量增供华北地区,置换量约500万立方米/天。
 
   一位天然气行业人士对记者说,目前天然气大面积不足的情况下,天然气的调度分配权也不清晰,到底是中石油做调度,还是省级管网也参与调度?跨省长输管道到不同省市管网中怎么分配,一层一层的管理衔接谁说了算?除了统筹调度问题,还要考虑到管网输送容量有限,下游调度、终端设施等整套基础设施跟不跟得上。
 
   每当冬季来临之前,国家发改委总会发布当年的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通知,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要求天然气供应企业多落实气源,加快管道、储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年的通知中提示,煤改气新增需求集中释放,部分地区峰谷差将进一步拉大,但天然气供应面临储气调峰设施不足、管网互联互通不足等制约,天然气供需形势较为严峻。如遇持续低温天气,矛盾将更为突出。通知要求天然气企业资源挖潜,努力增加国内生产供应,并强化资源串换。各地还要根据本地用气特点,统筹规划建设城市应急调峰储罐、小型LNG调峰站等设施,尽快形成不低于保障本地区平均三天用气量的储气能力。
 
   河北省发改委曾在今年年中公布了两批共59个城市燃气储气调峰设施项目,督促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到采暖季平均五天需求量的储气设施调峰能力,以应对煤改气后的保供形势。但从附件项目表格当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项目处于前期准备状态,且计划开工和投运时间相隔不到一年。以石家庄为例,目前只有石家庄新奥公司院内此前建成的调峰储气站,其他16个计划项目都未能在今年投产。
 
   综合华北地区在建长输管道、规划LNG进口接收站的准备进度,以及地质条件制约不具备大型地下储气库的新增选址,短期内要实现成规模的气源或储备增量几无可能。天然气冬夏峰谷差过大,如果只为冬季保供多建基础设施,又会面临淡季闲置的问题,没有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调节,社会投资者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性不会高。
 
   “天然气管网系统需要精密控制和很好的协调管理、应变能力,不是领导想的铺管子安终端就行了这么简单。这次供需两端都看得太宏观,测算供需平衡时没有细分到市县级末端,运动式的拆煤炉倒是动作够快的,成了大跃进。”一位天然气行业人士说。
 
   还有专家认为,花巨资禁煤和煤改气之前,更应先提高农民房屋的节能保温性。有研究表明,对农村房屋节能改造可实现节能近40%-50%。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认为,目前对农村散煤整治的措施脱离了发展阶段,也本末倒置——在农民房子还四处漏风的时候,他们只能烧得起煤,而要减少取暖耗煤,提高房子保温性能的性价比要高得多。
 
   临汾煤改样本:城区燃气供不上,村里暖气用不起
 
   曾“一煤独大”的山西省临汾市为了尽快摘下污染黑帽,大力“禁煤”。但由于煤改气、煤改电工期延误,天然气供应出现缺口,不少百姓在气温已低至零下5摄氏度的冬夜,还没用上暖气。而已经用上的居民中,很多人又表示用不起。
 
   临汾曾经是中国三大主焦煤生产基地之一,大气污染严重,在2017年1月甚至二氧化硫浓度三度破千。2017年1月19日,环保部对临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督促临汾市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尽快遏制大气环境质量恶化趋势。
 
   2017年4月18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中明确,太原、阳泉、长治、晋城、临汾、晋中“4+2”城市要按照省环保厅关于燃煤控制的有关要求划定“禁煤区”,除煤电、集中供热和原料用煤企业(包括洁净型煤加工企业用煤)外,10月底前,完成燃料煤炭“清零”任务。
 
   “一城三区”是临汾市清洁取暖改造工程的主战场。
 
   2017年3月31日,临汾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2017-2019年“一城三区”清洁取暖工程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指出,用3年时间(2017-2019年),实现市区城市规划区155平方公里区域取暖“无煤化”,规划区周边区域实现取暖“清洁化”。 工程按照“一年攻坚推进,两年基本完成,三年扫尾清零”的总体部署,以尧都区、襄汾县、洪洞县政府和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实施主体,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分别按照总工程量的60%、30%和10%推进实施,力争提前完成。同时确定了“集中供热优先,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的原则。
 
   然而到了本该供暖的11月15日这天,暖气却没有如约而至。临汾市住建局局长杜敏对此解释称,由于环保限产、停产和华北地区普遍推行清洁取暖工程,造成管材等施工所需材料、设备货源紧张,不能及时供应到位。而本次清洁取暖改造范围,很多在棚户区和建筑集中区,供热管网敷设难度大,城中村及周边村庄管网敷设长且需要分户抽头,工程量非常大。另外,推动煤改气需要安装壁挂炉取暖的家庭,也因为专业安装队伍人手不足而进展缓慢,造成部分区域需延期供热。
 
   到12月初,临汾市区又出现天然气供应不足的情况。在周边农村,记者看到,大部分村民家中仍未通暖气,而已经通暖的家庭中,有的却因为用不起而继续用燃煤取暖。
 
供不上的天然气
 
   目前,临汾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市城市和县城集中供热全覆盖,全市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0%以上。但是,2017年11月15日,本应进入供暖期的临汾市东城地区暖气片依旧冰冷,不少居民在网上质疑天然气“缺气”。
 
   但据媒体报道,承担该地区冬季供暖任务的临汾海姿供气供热有限公司(下称海姿公司)解释称,这是由于公司今年实施清洁取暖改造,燃气锅炉、燃烧器、电子仪表等设备调试出了问题,所以供暖有了延迟。之前海姿公司由于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排放不达标曾被环保部约谈,因此当地政府决定在2017年3月底前淘汰关停海姿公司的燃煤锅炉,实施热源厂煤改气工程。
 
   然而,到了12月份,海姿的供暖又出现了问题。12月6日,临汾市康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向业主发出“紧急通知”:“接到海姿最新通知,由于天然气供应不足,目前东城已全部停暖,正在往电厂改造。”不少临汾东城地区居民向记者表示,他们早就感觉天然气“缺气”了,“一个月前开始,我们做饭用的天然气就供应不足,早上没有气不能做饭,中午和晚上正常。”
 
   这一次,海姿承认气不足了。“我们的确天然气量不是很充足。”海姿公司办公室主任巩红昱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该公司从两家天然气公司购买天然气,每天正常情况下需要将近25万方的气,然而今年自供暖季开始,平均每天只能从天然气公司购得20多万方的气,占需求总量的80%。12月6日这一天,供气缺口更是高达11万方。
 
   供气不足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暖气不够暖了。对此,海姿决定将东城部分地区的供暖方式从烧天然气切换成电厂热源,也就是将电厂发电过程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循环供热。由于涉及到工程改造,所以需要暂时停用一部分供暖,这就造成了城东几个小区的停暖现象。
 
   巩红昱表示,改造工程从12月5日开始,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施工,最晚12月7日就能完工,受影响的居民不至于受冻太久,“也不会导致东城全部停暖,那份通知有错误”。
 
   尧都区发展和改革局基建投资办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造成天然气供气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全国性的煤改气工程,“山西没有气源,需要从外地引进,一是靠西气东输,另外就是用运输罐车拉(液化天然气LNG)”;二是市场经济中的商家要追求利润,“民营企业没有利润人家宁愿不干”。
 
   但巩红昱否认了后一种说法,他表示供热行业是市政公共行业,不存在要盈利一说。而且取暖费多少钱都不是企业和临汾市说了算,而是省物价局下批文定的价格,不能随意调。“所以不管现在天然气价格多高,企业亏损多大,都不会影响居民用气的价格。”
 
   对于取暖推迟的赔偿问题,巩红昱告诉记者,东城之前取暖迟了十天左右,会有赔偿,应该是在明年的采暖费中抵扣,而且政府对取暖滞后的地区已经免费发了电暖器,电价也进行了补贴。“政府和企业都在尽心尽力去做,基本上24小时全天待命,现在工人全部在加班,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除了供暖用气,临汾出租车“加气难”现象也十分突出。出租车司机翟朝辉告诉记者,由于加气站压缩天然气供应,出租车在加气站大排长龙,但只有少部分车能抢到天然气,没气可用的只能改烧成本贵一倍的汽油。
 
用不起的暖气
 
   目前,在集中供暖辐射不到的临汾市周边村落,正在抓紧进行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但记者走访时发现,不少村庄虽然已经铺设好了天然气管道,但一些村民家中的烟囱里却持续不断的冒出滚滚黑烟,他们依旧在烧着已被政府明令禁止的散煤。背后的原因,既有煤改工程仍未完工的无奈,也有煤改完成后却用不起的辛酸。
 
   12月5日,记者来到临汾市尧都区乔李镇的几个村庄走访,这里正在进行煤改气或煤改电工程,村民们用上暖气的日子比往年的11月中旬推迟了半个多月。在北麻村监督煤改气施工的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代理人安平向记者表示,这里的煤改气工程从今年7、8月份启动,至今还在进行中,工程进展较慢的原因主要是“人手不够”。据安平介绍,天然气公司的工程队负责村里天然气管道的安装,工程量较大,一个村的施工队有20多人,每天从早8点干到晚7点,“中午吃口饭继续干活,没有午休”。
 
   目前,北麻村的煤改气工程正在收尾阶段,记者看到几个施工人员手拿装着肥皂水的小喷壶,对刚铺设完毕的天然气管道进行漏气检查,“先在管道内加压,然后在每个接口喷肥皂水,漏气的地方会冒泡。有的拐件有砂眼,有的接口拧太紧破了也会漏气,发现漏气就得返工。”施工人员表示,管道安装有相应规范,铺设高度要2.8米以上,还要横平竖直保证美观。
 
   虽然煤改气施工还在进行之中,但村民们表示,政府派的施工人员几个月前就将每家每户使用的燃煤锅炉都拆了。然而,煤改工程一再滞后,导致入冬之后供暖日(一般是11月15日)已过大半月,绝大部分村民还都用不了暖气,只能开空调或“小太阳”取暖。
 
   北麻村63岁村民张银穴家已经完成煤改气施工安装,通上了天然气,但老人一打开房门,记者就闻到一股呛人的烟熏味。他家的暖气片冰凉,一家五口还挤在一间房里围着一个小炉子烧柴取暖,柴火是在田边捡的枯树枝。
 
   “暖和是暖和,就是太贵了,一小时5块钱,昨天一晚上就用了70块钱。”眼看天然气计费仪表上充的200元钱数“哗哗往下掉”,张银穴赶紧关掉了壁挂炉,继续用小炉子取暖烧饭。
 
   除了购买壁挂炉,张银穴还花600元买了一台做饭的天然气炉灶,至今也舍不得用。他说,这个炉灶是搭售的,“要去村委会指定的地方买,拿着购买发票才能办天然气交费卡,另外还需要在卡里充值200元,人家才给你通天然气。”
 
   而负责煤改气施工的工程人员则解释称,天然气灶作为配套设施,是为了村民的安全考虑,否则一些村民私自用液化气灶烧天然气,极易引起爆炸。
 
   在不少村民眼里,用天然气太贵了。张银穴计算,如果24小时开着壁挂炉,一天要花120元,整个冬天按四个月得花1万4千元,远远高于往年烧煤花的不到3千元。
 
   附近选择煤改电的南麻村,60岁村民粱如心一家也面临类似问题。在没有供暖的日子里,梁如心7岁的孙女一直感冒流鼻涕,持续了半个多月不见好。12月4日,他们家终于用上了电取暖,然而,用电成本却让他咋舌,“一晚上用掉140多度电,花了70多元”。他们之前已经在采暖设备上花费了4280元,这还是政府补贴之后的价格。
 
   粱如心告诉记者,村里像他们这样老人在家种地为生的现象很普遍,很多家庭都经济拮据。
 
   除了首批用上天然气或电取暖的,记者走访的临汾周边几个村落中,大部分村民仍在寒冬中焦灼等待着煤改工程的完工。北麻村村民文志清向记者表示,她家去年刚买的节能环保燃煤小锅炉只用了三个月,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块“废铁”。虽然家中已经装上了煤改气的壁挂炉,但是由于管道施工还没完成,仍旧没有供上暖,也不敢把燃煤锅炉重新接回去。
 
   但有些胆大的村民又花两三百元,偷偷把燃煤锅炉重新接上烧煤,政府也没有严格取缔。
 
   有村民向记者透露,虽然政府早已明令禁止,但他们依旧有购买散煤的渠道。“只要向卖煤的提前告知需要的量,他们就会讲一个时间、地点,到时候拉煤的车在那儿一停,大家把煤一分,就各回各家。这些人非常谨慎,只做熟人生意,不卖给外村人。”
 
   就在11月底,有媒体报道称,某临汾村民因驾驶三轮车进行散煤运输销售,被公安部门行政拘留。
 
   在高额费用面前,政府补贴成为村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村民都想着这个事情。”谈到补贴问题,北麻村村支书张天龙告诉记者,按照临汾市里的政策,补贴分为改造建设补贴和气价补贴两部分,其中一次性改造建设补贴,包括工程施工费用和管道费等用都是政府出钱,村民一分钱不用出。另外村民购买壁挂炉也有优惠,原价4千多的壁挂炉政府补贴2千多元,村民只要先付500元的定金就能从村委会购买指定品牌的壁挂炉,在通气后再补交剩下的1千多元。
 
   根据临汾市的煤改气价格补贴规定,对居民独立采暖用气,暂缓执行阶梯气价,按照采暖用气实际使用气量给予1元/立方米的气价补贴,每户每年最高补贴气量900立方米;对安装高效节能电采暖设备的居民用户,设备购置费用由省、市两级财政各补贴三分之一,两级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2万元/户;省、市两级财政对采暖季低谷时段电价各补贴0.1元/度,每个采暖季每户补贴最高不超过12000度用电量。
 
   但记者接触的所有村民,都对煤改气气价补贴和煤改电的电价补贴将如何落实和何时落实一无所知。
 
   一位村民向记者表示,他认为煤改电相比煤改气更好,因为有漏洞可钻。煤改电的电费是享受国家补贴后的电价,“煤改电之后的电费用空调都比用那个取暖设备省钱”。进行煤改电的村会同时配套增加村里变压器的数量,还会更新供电线路,“我们这儿一般过年的时候用电量最大,前年大年三十我们村还跳闸了,现在煤改电把村里电线换了,电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村庄里的煤改气:断头的管道和复烧的煤炉
 
   12月2日,河北涿州D村村民老章(化名)连夜把30多台壁挂炉用车拉回了村子,第二天一早,村里广播站通知村民们,到村委会领取燃气壁挂炉
 
   D村位于北京西南,距离天安门广场直线距离不到60公里,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划定的禁煤区之一。在华北农村,冬天取暖烧的散煤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今年华北农村许多地区开始禁烧散煤。按部署,涿州到2017年10月底前要完成除电煤、集中供热和原料用煤之外的燃煤“清零”。
 
   煤改气,或煤改电是禁烧散煤后的两个选择。由于输电线路降压、布线更加麻烦,煤改气是目前华北农村地区的主流选择,即冬天取暖用天然气替代传统的燃煤。
 
   2017年的冬天,几乎整个河北都在大规模的进行煤改气工程。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河北全省原计划居民煤改气的户数为180万户,但现在实际已经完成施工和正在安排施工的,预计将超过250万户,且相当大一部分是城中村和农村地区的煤改气改造,工程量远超预期。石家庄一家燃气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能从事煤改气施工的工程队最需要的是管工和焊工,这两个工种在市场上目前已经抢手到招不到人了。
 
   在煤改气的农村,燃煤锅炉要被替换成老章拉回村里的那种燃气壁挂炉壁挂炉的采购有政府提供的购置补贴,且由地方政府列出备选品牌清单进行统一采购。
 
   记者获得的一份涿州市农村气代煤壁挂炉采购列表显示,共有28家入围品牌中标供用户选择,每个品牌有4种不同功率的型号。但D村大多数村民只选择了其中3-4个品牌,各家的中标报价相差无几。老章说,村里有80%的壁挂炉都是万家乐牌,但这次他运回来的30多台是赛维达壁挂炉,“货源紧张,这还是镇上帮协调到的货。”
 
   这批赛维达,涿州市采购列表中的定价为3700元/台,32千瓦功率的壁挂炉,可供热140-180平方米面积,用户需支付1000元差价;36千瓦功率的定价为4380元/台,用户需支付1680差价。
 
    记者了解,各省市煤改气的补贴也不尽相同。以保定地区为例,农村到户管道设施,居民无需掏钱,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照每户4000元的标准补贴,燃气公司组织施工。壁挂炉统一执行每户2700元补贴,居民购买时只需支付扣除补贴后的差价。气价方面,保定执行1200立方米以内用量每立方米补贴1元。
 
停工事件
 
   12月3日早上7点,老章早早到了村委会,给村民们登记派发燃气壁挂炉
 
   村委会办事大厅的桌上铺有两张表,分别登记领取壁挂炉的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以及壁挂炉的功率和需要支付的差价。前来领炉子的村民需要出示身份证和户口本,“必须要登记身份证号,政府要知道补贴的钱都补去哪里了。”老章对不愿费事填表的村民说,有时他没有钱找零,村民会说:“留着自己买包烟吧。”
 
   很少有村民管老章要收据。
 
   “我不是卖这个的,我就一平头百姓。村支书联系我,给派车接我,说去哪里拉炉子,我就去。这一个星期跑了三趟车,才把一批炉子拉回来。”老章告诉记者,他从11月初开始受村里“两委领导班子”(指党委和村委)委托,除了运炉子回村,还要在炉子接入户管道后进行验气工作,“给用户签一个条子后,就能使用了。”
 
   老章跟记者抱怨,村里没有人管煤改气这事儿,“管子通这儿了,村民想看一个通气的实际效果,但没人负责这事。”
 
   一个月前,到村里施工的工程队由于和村民对局部施工方案产生分歧达不成一致,双方还发生了肢体冲突。“那之后,整个村里的改造工程都停了。”老章说,“有人阻拦不让安装主管道的,前一户不让走,后面的几户怎么通?没通主管道的,今年就用不上气了。”
 
   停工事件的导火索主要是有村民不同意天然气架空管道的布线走向和安装位置,据老章介绍,村内地面的主管道与配气箱连接,共有8个配气箱,每个配气箱分管一片用户的天然气供应,低压管道从主管道分出入户。目前已有5个配气箱的供气范围完成了验收,一共验收合格160多户,还有4、7、8号箱片区的用户没有跟主管道上的配气箱连接,管道也没有到户,壁挂炉也多数没有安装。“这160多户的验收都是我一个人做的。主管道我不管,那必须是支部和村委负责。”老章说。
 
   D村共有300多户居民,除去验收合格的160多户,还有半数没有完成煤改气的管道安装,已完成基本安装的又有一部分没有真正实现通气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合作洽谈:18601012024
发文投稿:18810107320
展会合作:010-84938918
售后服务:010-84938918
  • 扫描二维码
    浏览手机官网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巴巴传媒 京ICP备10028109号-10 Copyright © 2006-2019 zgxf88.com. All Right Reserved
首页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品牌入驻    |    广告服务